close
加快推進浙江省全面接軌上海示范區建設大會現場,來賓觀看嘉興“接軌大上海 打造示范區”的相關信息資料。
■攝影 記者 李劍銘 盛建生
編者按:在昨天下午嘉興創建浙江省全面接軌上海示范區論壇的訪談互動環節,幾位嘉賓妙語連珠,不斷拋出精彩觀點,為嘉興接軌上海開拓思路。記者摘取幾章,以饗讀者。
“與周邊城市比,嘉興至少有三大優勢!”
上海城市創新經濟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員 楊宏偉
當前,在“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的國傢戰略下,除瞭嘉興,長三角其他各城市也都加快瞭接軌上海的步伐。比如蘇州在接軌上海方面已積累瞭不少成熟經驗,南通提出服務大上海,打造上海的“北大門”。那麼,與周邊兄弟城市相比,嘉興有哪些優勢?
“從嘉興與蘇州、南通來比較,我覺得嘉興至少有三個優勢。”上海城市創新經濟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員楊宏偉說,上海“2040規劃”首次提出的組合拳是“1+6”,6個周邊城市中嘉興、蘇州、南通是跟上海直接相鄰的,這三個城市很具有可比性。
嘉興的第一優勢是交通區位優勢,這一點比不上蘇州,但實話實說,無論公路、鐵路、港口還是機場比南通要好很多。未來嘉興跟上海的同城化效應會越來越明顯。
嘉興的第二個優勢是先發優勢,嘉興做接軌上海這個事情是非常早的,上世紀90年代就開始做瞭,那個時機可能未必最成熟,但是起早有起早的好處。現在嘉興跟上海的各個層面,包括政府、區縣、企業、園區、民生事業等都結成瞭比較深的合作關系,基礎非常好。
嘉興的第三個優勢就是剛剛獲得的品牌優勢。嘉興獲批浙江省全面接軌上海示范區,這件事實際上在社會上引起的反響非常大。這對在上海(包括在整個長三角地區)提升嘉興接軌上海的品牌知名度有很大作用,未來還可以在更高層面和更深層次上推進。嘉興接軌上海將進入一個新的發展階段。
“未來怎麼把這些優勢轉化為實際發展優勢,嘉興建設示范區的實施方案和行動計劃都謀劃得非常全面、詳細瞭。”楊宏偉認為。他還從產業和科技兩方面提出想法,他說,產業接軌肯定是重中之重,嘉興和上海在產業接軌上現在兩句話最重要,一個叫產業協同,一個叫產業升級。產業錯位發展對嘉興和上海不太合適,滬嘉產業協同更合適。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現在整個大都市圈的城市之間產業結構越來越相關、趨同,相互形成產業鏈、價值鏈,這就可以在上海和嘉興之間形成協同發展。比如上海現在的生物醫藥、大數據等一些新興產業,研發在上海有優勢,但上海的劣勢就是土地沒中古餐飲設備買賣有瞭,而周邊城市的土地、人工成本更低,那麼企業傢就會把研發最核心的人放在上海,把產業化這塊放到嘉興,這樣區位優勢非常好。
產業升級是一個永恒的任務。嘉興有自己的傳統優勢產業,這些產業千萬千萬不能睡著瞭,可以利用現在的互聯網、大數據等方式對傳統產業進行升級,進行商業模式創新,從總體上跟上海接軌。
讓人才主動來嘉的“秘密”
中科院嘉興應用化學工程中心主任 常東亮
人才是現在地區發展的重要資源,嘉興在這方面一直走在前列,每年都有很多的人才從上海進入嘉興。
人才為什麼會選擇嘉興?其實,人才選擇的不是嘉興,而是項目。人們對自己的職業生涯都會有一個規劃,特別是對於高含金量的人才們,哪些項目有助於他們發展、哪些項目能夠幫助他們迅速成長,他們的心中都很清楚,他們需要的是一個成長的平臺。所以我認為,他們選擇的並不是某個地方,而是某個好的、極具吸引力的項目。
而項目其實是跟著產業走的。所以說,如果嘉興想招引人才,那麼招引一個產業,引來若幹項目,人才自然就來瞭。
政府更多的是要做好服務者的身份,為人才們提供更好的環境,不僅能讓他們願意來,還能讓他們留下來。比如說,營造更加優美的自然環境,提供與政府直接溝通、互動的政策環境,提供便捷的交通,以及做好醫療、教育方面的配套工作。
授人以魚,更授人以漁
海軍軍醫大學附屬長征醫院泌尿外科主任 王林輝
我是桐鄉人,但一直在上海做醫生,工作很忙,過去一兩個月才能回一次傢,但是如今,一個星期就可以回一兩次,這一切,都要得益於“八大診療中心”。
去年10月開始,嘉興和上海的海軍軍醫大學附屬長海醫院、長征醫院、東方肝膽外科醫院聯合建立八大診療中心,我和我的同事,每個星期都要來嘉興坐診、查房等,從去年至今,僅在嘉興做的手術就超過瞭200臺。
嘉興的醫療衛生資源在全國的地級市中,已屬於中上水平,但是相比上海,差距肯定存在。“八大診療中心”的建立,可以說是服務瞭百姓。我們在實踐中發現,相比於病重前來治療的病人,更多的病人病情並不嚴重,但他們面臨著過度治療的問題,或者有的在嘉興需要做手術,但於我們而言,保守治療即可治愈。
我們建立這一中心的目的,一方面是為瞭幫助患者,治愈疾台中二手餐飲設備收購病;另一方面,也是幫助醫院做好學科建設,形成一批優勢學科,培育一批優秀人才。授人以魚,更授人以漁。如今,我們雙方的交流學習非常多,從業務到管理都有涉及。
滬嘉兩地的“同城”與“不同城”
嘉興允英醫學檢驗有限公司
董事長 張道允
我傢在上海松江,公司在嘉興,每天上班大約需要1小時,這個時間可能比在上海市區上班還要快。雖然每天穿梭兩地,但感覺到的就是“同城”。接軌上海,就是需要這種“同城感”,嘉興在這方面有天然的區位優勢,也充分利用瞭這種優勢。
當然,嘉興和上海並非真正“同城”。滬嘉兩地定位不同,功能也不同,上海這一國際性的大都市如同磁鐵一樣強力吸引著人才,因此上海的科研能力非常強,但上海寸土寸金,土地方面是短板,許多科研企業要將科研成果產業化時,往往會遇到瓶頸。
嘉興為他們打開瞭一扇窗。在一個擁有“同城感”的地方,彌補瞭上海給不瞭的條件,這正是這些企業們所盼望的。這也是我的選擇。我將公司的研發部門放在瞭上海,而制造基地放在瞭嘉興。
是上海園區,也是浙江特區
平湖臨滬產業園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常務副主任 陶劍浩
長三角科技園是國內第一個跨省市合作的園區,園區一半在上海金山區,一半在平湖新埭鎮,中間隻隔瞭一條河。如何建設?我們沒有經驗,也無從參考。我們隻能在實踐中摸索,在招商過程中我們發現,客商們最關心的是:我在這裡可以享受哪些政策?
金山園區可以享受上海政策,而平湖園區享受浙江政策,上海的政策能不能覆蓋過來?如果這個問題不突破,那麼“接軌上海”接得還是不夠緊密。
所以,接下去我們要會同金山地區,逐一梳理對比分析浙滬兩地在產業投資、土地管理、人才支持等方面的政策差異,主要目的是打破兩地行政區劃的束縛,消除政策落差,最終在科技城范圍內形成兩地政策疊加,真正實現“一城兩區”,讓長三角科技園成為“上海園區,浙江特區”。
來源:嘉報集團作者:記 者 楊 潔 駱穎葉 見習記者 沈哲韜 陸健澤編輯:李源責任編輯:胡金波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